为什么现在医生大都给病人开CT检查 而非X线拍片?
2025-05-23 15:43影像科
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两者之间的不同。
成像原理与效果:X线拍片是将三维人体结构投影到二维平面上,易造成影像重叠,一些部位的病变可能被遮挡而难以发现。
而CT则通过X射线对人体进行旋转断层扫描,获取多个断面图像,避免了结构重叠干扰,能更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
▲肺部X线摄影 ▲肺部CT轴扫
诊断能力:CT检查的密度分辨率高,能区分密度差异很小的组织,如细小骨折与周围正常组织,
显示微小骨碎片具有明显优势。对于一些既不是因剪力损伤?,也不是直接暴力作用造成的骨折,CT能更敏感地检测到,而X线拍片很可能漏诊。
▲A图股骨头上外侧轮廓缺失(空箭头),注意嵌入上方关节间隙的骨折 碎片(黑色箭头) ▲B图CT冠状位证实软骨碎片(白色箭头)和关节上方的另一个碎片。
临床应用范围:CT检查在多个领域的诊断价值更高。在神经系统方面,对于急性脑出血、脑梗死,CT能快速定位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在腹部检查中,能清晰显示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脏器的病变,如肝囊肿、胰腺炎、肾肿瘤等。在骨骼系统,对复杂骨折、骨肿瘤的范围和性质判断更准确。相比之下,X线拍片在这些方面的诊断能力相对有限,常需进一步借助CT甚至增强或造影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扫描速度快:得益于CT设备的快速发展,临床上使用的普遍是多层螺旋CT,这种CT机在扫描时会环绕人体快速地旋转,高端的CT机,X线管和探测器对病人完成360°旋转扫描仅仅需要0.25秒~0.625秒。
在8~16cm宽的探测器加持下,完成一次头部检查约2秒。一次胸部检查2~3秒。心脏冠脉扫描速度甚至能达到毫秒级的检查速度。
新势力-----CT双能量扫描:
物质成分分析:如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它能很好地分辨出结石成分是尿酸盐、草酸盐还是其他类型。这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不同成分的结石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双能量CT扫描成像用于痛风石的检查。设备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能量X射线照射下吸收特性的差异,对尿酸盐结晶等物质进行特异性识别和成像。尿酸盐结晶在双能量CT下会呈现出特定的颜色编码,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助于发现和定位痛风石。
图中绿色部分(痛风石)
双能量CT区分溶骨性病变与正常骨髓。水肿区域的双能量信号增高,与正常骨髓、脂肪对比鲜明。敏感性接近磁共振。
体部双能骨髓成像(→为病变骨髓)
在鉴别体内的金属植入物周围组织情况时,普通CT图像常常受到金属伪影干扰,而双能量扫描可通过特殊算法及能谱纯化技术去除大部分金属伪影,清晰显示周围组织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植入物是否存在松脱、周围是否存在感染及损伤等情况。
综上:CT检查优势愈发明显,X线平片在许多情况下都不太满足医生和病人的检查预期,甚至可能在X线平片检查结束后,还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明确疾病,反而增加了就医时间和检查成本。但是CT检查存在辐射剂量较高、检查费用通常高于平片等问题。
所以在实际就医过程中建议大家听从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检查目的等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