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80年之发展纪实⑤|初心不改 薪火相传 两代人共铸坚实的“主心骨”

2022-06-06 11:49宣传科

      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是成都市、天府新区重点专科,四川重点专科立项科室。

骨科年门诊量约20000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数约2500人次,每年完成各种大中型手术1200余台……作为新区人民医院一张靓丽的学科名片,骨科用了两代人的努力,走到了今天,一句“来日可期”也道出了骨科人共同的心声。

                                                                                                张仕君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的四楼,骨科病房的工作井然有序而又忙碌地开展着,科室副主任刘俊刚刚下了手术......与此同时,在紧挨着医院的家属区里,离不开诊室和患者的老主任张仕君刚刚下班回到院里,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在这里,即将开启两代骨科人的“对话”,回顾他们为热爱所付出的奋斗年华。

                                                                                     探路:从无到有,怀梦前行

      追溯起骨科的发展史,没有人比创科主任张仕君更有话语权。1976年,从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毕业的张仕君为了更好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毅然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地方工作,彼时的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还是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体量虽小,但仍肩负着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的使命。

     出身于农村的张仕君更是深知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技术的需求和渴望。

  “那会儿年轻,干劲儿也大,虽然学的是内科专业,但看到却是外科医生很少的实际情况后,群众需求又大,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普外科的手术全都能做。”

凭借着钻研和刻苦,学习内科专业的张仕君也利用了不少在校期间的寒暑假,钻研解剖学和各类外科知识,以致于到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任职时,成为了普外科的“全能手”。

  “那时我们肿瘤、开胸、肺叶切除都是可以开展的手术,唯独骨科专业没有开展。”这一干就干到了1990年。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1990年8月,新的院班子着手细分临床科室,想要医院发展再上新的台阶。骨科亟需单独分科,还要做大、做强。

作为综合能力最强的“全能手”,敢于接受挑战的张仕君便成为了骨科的创始人,由此开启了一份全新的事业。

  “创科的时候加上我仅4个人,其中有一名还是中医,不参与手术。”40岁,对张仕君来说还算年轻,不服输的闯劲儿还在,人员不够是一个难题,技术欠缺是科室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所以,只要能参与的短训,张仕君都不会放过,与科室成员轮流参与培训,“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是当时除了上班以外最常去的地方,去进修。也因此把家里的一切都丢给了妻子,觉得很对不起她。”有失亦有得,也是因为这样的选择,让张仕君在专业技术上有了飞速的提升。

                                                                                1993年,骨科专家李俊伟来院授课

                                                                              坚守:倾注半生心血,不断取得突破

   “想要带领骨科再上一个台阶,四肢骨折手术和关节置换两个难题必须要完成。”为了助力医院晋升二乙,张仕君给自己和骨科定下了目标。张仕君仅凭借着观摩一台由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刀的关节置换手术,又在其指导下做了一台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两次学习,便“毕了业”。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1994年,院内首次独立开展了股骨头置换手术,手术仅用了2个小时便顺利完成,这一突破,让骨科的技术水平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交通日益发达,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多发性骨折情况频发,张仕君深耕骨科专业一定是一个利民为民,且又能帮助医院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口。短短几年时间里,张仕君带领骨科在复杂性骨折上下苦功,尤其是胸椎、腰椎、四肢和关节手术的开展上,走在了同等县级医院的前列。

     1996年,一名7岁的男孩,因车祸造成结肠破裂、骨盆破裂、股骨颈骨折,刚接诊该名小患者的张仕君,经过一系列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第一时间为其做了结肠手术,在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60的危重状态下,张仕君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术与不放弃的信念,整整抢救了三天后,孩子奇迹般苏醒。

两周后,又为其做了股骨颈骨折手术。孩子出院前夕,张仕君和科室收到了来自孩子家长送来的感谢牌匾。

     这件事令他至今都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更坚定了自己要通过骨科技术造福一方群众的信念。

     1998年,医院顺利晋升成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骨科也为医院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的七八年里,张仕君带领骨科的干劲更大了。当骨科再次迎来重大转折时,张仕君早已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全科室。“此前,骨科多处理的是长骨骨折,想要再做突破,就要引进三级医院的手术,当医院还处于二甲时,我们就可以做肌腱替代、肌腱融合和延长的手术了,同时,关节手术、脊柱手术也都没有出现后遗症的情况。”医院创建为“二甲”之后,张仕君坦言,骨科手术水平在区域内已经有口皆碑,但在科研领域上却留下了遗憾。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数十年如一日在骨科临床上钻研的张仕君转眼就到了光荣退休的时刻。

     2010年3月某日,张仕君最后一天上班,做了一台腱鞘囊肿手术,一台肩胛骨内脂肪瘤切除术,看了70多人次的门诊,便宣布自己“封刀了”。

退休后的张仕君也“闲不住”,被医院返聘回来又干了8年门诊。

 “机会留给年轻人了,虽有遗憾,但见证到了骨科的成长也算是欣慰。”

赓续:不忘初心,从有到强

骨科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不论是手术的种类和难度,复杂的脊柱手术、复杂的关节类手术都开展了起来,就连以前开大刀的交叉韧带手术现在都能用关节镜来解决,创伤仅有2cm。”该科主治医师蒲地辉对学科发展的速度深有体会。

    从硬件来看,如今的骨科设备完善,拥有床旁多功能参数监护仪,床旁急救信号器,上下肢功能康复仪,骨伤电脑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还有C臂、关节镜等实现微创的辅助设备。

    从软件来看,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已是成都市重点专科,四川天府新区重点专科,四川省重点专科立项科室,日常运行采取“门诊-住院-手术-康复-出院后延续服务”一体化的全新理念,为骨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在现任骨科“掌门人”刘俊的带领下,骨科正续写着崭新的篇章。

    2011年9月,刘俊洞察到成都正迸发出巨大发展潜力,怀揣着对专业发展的理想和回到家乡的愿望,从市州的三甲医院回到成都,入职到人民医院,此时,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的微创技术还是一片空白。

    进入医院以来,“一半时间在医院,一半时间在学习。”便是刘俊的日常状态。在给自己提要求和寻找学习机会上,两代骨科人的上进是一致的。勤奋于技术提升,加上对先进的手术理念有着较好的吸收,这都为日后刘俊在学科的发展积蓄力量。


  “比如,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快速康复理念、BO理念,能让骨愈合率更高,保证更好的预后。”这些都是刘俊在科室率先提出的治疗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医生接受,并用于实际操作当中,特别是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大有裨益。

     2018年,随着医院被上级医院托管,骨科细分亚专业方向有了萌芽,这也预示着骨科正在向着更专、更强的方向发展。

                                                                                     引领: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刘俊对自己的要求很高,2018年,他主动申请,先后到新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交流学习。

     2019年,刘俊带领技术组为一位被腰痛折磨20余年的患者成功实施了院内首例椎间孔镜手术。

     2020年,处于中坚力量的刘俊秉持着自己对学科的执著与喜爱,扎实的技术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竞聘为骨科副主任。

   “我们这个平均年龄37岁的团队还有很多厚积薄发的力量亟待转化为成果,我有信心。”刘俊上任后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将细分亚专业一事敲定,并给科室定调——“微创化和数字化”。“实际上我们的技术和日常工作都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在发展,当进一步地明确提出后,大家都非常支持,我们将在现有的平台上,把学科做精、做强。”在刘俊的引领和全科室的努力下,骨科切实地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近年来,骨科不断开展新的技术项目:包括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椎间孔镜技术、肱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等。与此同时,刘俊还不断地紧抓学科的全面发展,在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更是不断加强对伤口专科护士,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

      全科医护人员先后到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附属医院、德国Karlsruhe医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法国巴黎凡尔赛医学中心、新加坡国立中央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301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及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打造出一支完备的学科人才梯队,这不仅是为省重点专科的验收打下坚实基础,更是向三甲综合医院的水平对标发展。

      作为科室负责人的刘俊,压力和动力相生相长,他深知,“这将是一个动态考核的过程,不能放松,更不会躺平。”

对于骨科未来的发展,刘俊相信,骨科将始终锚定前景广阔的新技术、新项目,积极拓展专业发展领域,成为一个拿得出疗效,以饱满热情竭诚为患者保驾护航的高分团队。  

       三十三年发展路,薪火相传几代人,骨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强到优;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给新区人民带来更好的诊疗服务的同时也带动骨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今后十年、二十年,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薪火相传,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