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个居家锻炼的手功能训练方法,实用且有效!
2025-10-09 16:14康复医学科
手部功能的最高层次表现在精细动作和双手协调能力上,这些能力直接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自理程度和专业工作的精确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无论是中风后康复患者希望恢复独立生活能力,还是长时间使用键盘鼠标的上班族,都要预防“鼠标手”“键盘手”等现代职业病。
那么针对性的训练就不可或缺,居家手功能锻炼能增强手部肌肉力量,提高精细动作能力,对手部关节炎、术后康复也有显著帮助。
1捏豆训练
作用:训练对指功能和精细动作。
方法:准备两个碗,一个碗中放入黄豆或绿豆,患手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起豆子放入另一个碗中。
2握力器(或握力球)训练:
作用:增强抓握力和手掌闭合能力。
方法:准备一个握力器(或握力球),患手合拢手指握握力器,再缓慢松开。
建议每天练习10-15分钟,可以分成多组进行。
3擦桌布训练
作用:提高手腕灵活性与肘部控制能力。
方法:把干毛巾铺在桌面,用患手轻压,推动毛巾做前后、左右、划圈的动作。
4墙壁爬手训练
作用:提升肩关节灵活度、刺激联合活动。
方法:面对墙壁,将患手贴墙,用手指“像小虫一样”爬上去,再爬下来。可以逐渐挑战更高,或尝试左右、斜线方向。
5橡皮筋练习
作用:锻炼手指外展肌群,平衡手部肌肉力量。
方法:将橡皮筋绕绑在五根指头上,利用手指的力量向外撑开,感觉紧绷后维持5秒再放松。建议重复10次为一组,每天练习2-3组。
6系纽扣训练
作用:锻炼手指精细功能,改善穿衣自理能力。
方法:用一手指腹捏住扣子,另一手辅助固定扣孔,完成系扣动作。可以从大纽扣开始,逐步过渡到小纽扣;从宽松的扣眼开始,过渡到紧致的扣眼。
每组练习5-10次。
对于手部外伤或中风后的康复患者,这种贴近实际生活的训练方式效果显著。
7手腕训练
作用:强化手腕部肌肉力量,提高腕关节稳定性。
方法:一只手拿住一个轻质的哑铃(或500ml装水瓶),手臂伸直放于桌面,手部悬空,手掌朝下,手握哑铃用手腕的力量抬起手背。每侧做三组,每组10次。这个动作能强化腕部肌肉,预防鼠标手。
办公室人群的手部保养关键在于定时休息和姿势正确,除了专门练习外,还应注意
1.调整键盘和鼠标高度使手腕保持中立位;2.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输入设备;3.每3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全身。这些措施配合针对性地锻炼,能有效预防职业性手部疾病的发生。
以上基础动作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组合练习,建议每个动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练习时应以舒适感为原则,避免在疼痛加剧的情况下强行练习,训练初期给予适当帮助,随着能力提高逐步减少辅助,直至独立完成,同时,选择符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背景的活动,如书法、插花、折纸等,能显著提高训练积极性和坚持度,对于无明显认知障碍的练习者,治疗师或家属只需给予示范和简单说明,而对于认知功能受损者,则需要将动作分解为更小步骤,反复指导和鼓励。无论哪种情况,都应保持耐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积极反馈为主,创造轻松愉快的练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