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海经》遇见呼吸健康:从神话里读出护肺智慧

2025-10-09 15:09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提到《山海经》,人们总想起那些腾云驾雾的神兽、奇幻瑰丽的山川。


但你知道吗?这部古老典籍里,藏着不少与“呼吸健康”相关的朴素智慧,这和现代呼吸科的健康理念竟有着奇妙的呼应。

今天,咱们就从《山海经》里的“奇物”说起。

聊聊如何科学护肺

一、《山海经》里的“呼吸道防护神物”,《山海经》中记载了不少能,“避疫气”“防咳喘”奇花异草,虽带着神话色彩,却藏着古人对呼吸健康的关注

薰草:佩之可以已疠


书中说薰草“气味芳香,佩戴能预防疫病”。这和现代呼吸科强调的“气道防护”不谋而合——芳香植物(如薄荷、艾叶)的挥发性成分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强纤毛摆动,帮助排出异物。

就像现在雾霾天戴口罩、用生理盐水洗鼻,都是给呼吸道加“防护盾”,和古人佩薰草防“疫气”的思路异曲同工。

迷谷:佩之不迷


迷谷“其花如谷,其叶如槐,佩之不迷惑”。古人说的“迷惑”,或许包括头晕、胸闷等不适。现代研究发现,某些芳香植物(如迷迭香、菊花)的气味能缓解呼吸道痉挛,改善通气。

这就如同呼吸科临床中,会建议慢性咳喘患者适当饮用菊花茶,用陈皮泡水作为辅助调理方式。菊花含有的黄酮类等成分具有一定抗炎、舒缓呼吸道黏膜的作用,陈皮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与排出,两者通过改善气道局部微环境、辅助缓解气道不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轻咳嗽、胸闷等症状。(需注意,这仅为药物治疗外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规范医疗干预)。

二、神兽传说里的“呼吸健康密码”


不仅植物

《山海经》里的神兽也藏着护肺启示

毕方:见则其邑有讹火

毕方是“人面鸟身,衔火而行”的神兽,传说它出现的地方易有火灾。古人对“火”的警惕,恰如现代呼吸科对“呼吸道刺激物”的重视——火灾产生的烟雾、粉尘会损伤气道黏膜,诱发哮喘、慢阻肺。

这提醒我们:远离二手烟、厨房油烟、雾霾等“现代火邪”,就是在护肺。

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鸾鸟是祥瑞之鸟,“其音如铃,见则天下安宁”。安宁的环境往往空气清新、粉尘少,这和现代的“优质空气对肺健康的重要性”完全一致。就像现在大家喜欢到公园、森林散步,利用负氧离子丰富的空气“洗肺”,其实就是在追寻鸾鸟象征的“洁净呼吸环境”。

三、从古籍到临床的“现代解读”

《山海经》的“奇物”是古人对自然的观察,而现代呼吸科则用科学验证了这些智慧:

1.“避疫气”对应“呼吸道防护”

古人靠薰草防“疫气”,现在呼吸科推荐:流感季节戴口罩、勤通风、用淡盐水漱口,都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减少病原体入侵呼吸道,和“佩薰草”一样是主动防护。

2.“草木润肺”对应“食疗护肺”

《山海经》记载多种草木“益气”“疗咳”,现代营养学可印证其合理性:

例如,书中记载的“虋冬”(即麦冬 )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等症状 ,现代也认可食疗的辅助作用。

白色食材养肺:中医认为“肺属金,其色白”,如雪梨(润肺生津)、银耳(滋阴润肺)、山药(补肺气),可煮梨汤、银耳羹。

补充抗氧化剂:多吃蓝莓、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的食物,帮助肺部抵御自由基损伤,减少炎症反应。这些食材就像“现代版护肺仙草”,通过补充水分、黏液蛋白,滋养呼吸道黏膜。

3.“安宁环境”对应“气道养护”

鸾鸟象征的“洁净空气”,在今天就是:避免长期处于粉尘多、化学气体浓的环境;有吸烟习惯的人尽早戒烟(吸烟是慢阻肺、肺癌的主要诱因);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湿度太低易导致鼻黏膜干燥、咳嗽)。

四、护肺指南:兼顾传统智慧与科学养护

结合《山海经》中

与“肺”相关的文化意象

(如神话中对“气”“风”的认知)

和现代医学知识

可形成以下护肺指南

兼顾传统智慧与科学养护:

《山海经》中多处提及“风”“气”对生命的影响,古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与自然之气相通,现代医学也强调,呼吸效率对肺部健康的重要性

1.腹式呼吸法

每天早晚各10分钟,用鼻缓慢吸气(腹部鼓起),再用嘴缓慢呼气(腹部收紧),提升肺通气量,改善肺泡弹性。

2.戴“现代薰草”

雾霾天戴N95口罩,过敏季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给呼吸道加层“防护盾”。

3.喝“护肺茶饮”

用麦冬、桔梗、胖大海泡水(需遵医嘱),缓解咽喉不适,让气道保持湿润。

4.避开“浊气”

远离雾霾、二手烟、厨房油烟等(对应《山海经》中“恶气伤肺”的朴素认知),必要时佩戴N95口罩,室内常通风。

5.寻“鸾鸟环境”

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每周去公园散步2-3次,让肺多呼吸新鲜空气。

《山海经》里的奇物神兽是古人对健康的向往,而现代呼吸科的知识则是这份向往的科学延续,从佩薰草到戴口罩,从避“火邪”到防雾霾,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人类对“顺畅呼吸”的追求,希望这些古今智慧能帮你守住“肺”的健康防线,让每一次呼吸都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