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侦察兵”——让肺部隐患无所遁形
2025-08-15 11:15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你是否担心肺部的“小异常”暗藏危机?呼吸内科的三大“侦察利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内科胸腔镜术,就像给肺部装上了“透视眼”,精准揪出病变!
想象一下,一根带着“小眼睛”的软管能直达肺部深处?电子支气管镜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它从鼻子或嘴巴温柔“潜入”,顺着喉咙滑进支气管,实时“直播”肺内部画面。
哪里堵塞、哪里长了东西,医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要是发现可疑部位,还能顺手“揪”一小块组织送检,癌细胞瞬间无所遁形!
真实案例告诉你这些检查有多厉害!
72岁的王大爷因气促到院就诊,胸部CT显示左肺局限性不张。在呼吸内科住院后,医生用电子支气管镜仔细检查。检查中,支气管管腔通畅,结合CT报告,在左肺上叶的关键部位果断“盲检”,成功从肺组织中揪出了狡猾的腺癌细胞!确诊后,王大爷及时转到肿瘤专科医院接受治疗,为抗癌争取了宝贵时间!
再说说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堪称“精准狙击”的高手!先让CT全方位扫描肺部,锁定可疑病灶,就像给病变标上“坐标”。随后,一根细细的穿刺针在CT指引下,精准“命中”病灶,取出病变组织。不用大动干戈,就能快速判断肺里的“小肿块”是好是坏!
58岁的陈先生咳嗽30天,难受得不行,来到呼吸内科住院。此前,他自己买了药吃,也去诊所和当地卫生院开药甚至输液治疗,虽然咳嗽症状减轻很多,可肺部的病灶较前并没有缩小,陈先生一度怀疑自己得了肺癌,整天提心吊胆。住院后,陈先生复查胸部CT,发现其右肺下叶有一个包块,大小是3.7cm*2.8cm。根据包块的位置特点(离胸壁近,且靠近肺底部),科室决定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以弄清楚包块到底是什么。
做穿刺的时候,通过CT扫描精确找到要穿刺的位置,然后用穿刺针取出几条肺组织。穿刺术完后,陈先生没出现出血、气胸等这些不好的情况。 取出来的肺组织随即进行病理检查,最后确诊陈先生患的是机化性肺炎。
出院后,陈先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过了一个半月,陈先生做胸部CT复查,发现右下肺的包块变小了(2.3cm*1.9cm),他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遵照医嘱在呼吸科门诊随访即可。
经皮肺穿刺前 经治疗后
内科胸腔镜术则是胸腔的“专属侦探”。在胸壁开一个1.5cm长的切口,把胸腔镜伸进去“巡查”。无论是异常积液,还是胸膜病变,它都能一一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36岁的汪先生最近10天一直咳嗽、喘气困难,到医院挂了急诊。经胸部CT检查,发现他右胸腔里积了大量的液体。随后,汪先生就住进呼吸内科。住院当天便做了右侧胸腔穿刺置管,把胸腔里的积液引出来后,汪先生的气促很快得到改善,经化验确定胸腔积液属于渗出液,而且胸腔里的积液还形成了包裹。
为了弄清楚具体病因,主管医生和汪先生及家属详细沟通了病情与治疗方案,决定进行内科胸腔镜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把胸腔里粘连包裹的地方分开,还从胸腔壁的多个位置取了一些胸膜组织送去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胸膜组织里发现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核酸,不过幸运的是,检测结果显示对利福平没有耐药性。最后,医生确诊汪先生患的是结核性胸膜炎,转入医院感染科门诊进行后续治疗。
肺部健康无小事!如果你或家人出现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别犹豫!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让我们一起守护畅快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