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怕过敏、怕麻烦?5分钟搞懂全流程!心里不慌!
2025-11-07 08:28影像科
| |

增强CT怕过敏、怕麻烦?5分钟搞懂全流程!心里不慌!提到增强CT,很多人会慌:“要打针、有辐射,会不会过敏?”其实不用怕——只要提前摸清流程,记住注意事项,这项能“看透”身体问题的检查,安全系数很高。这篇科普帮你避开所有坑,看完直接安心去检查。
先搞懂:为啥要做“增强”CT?和普通CT有啥不一样?

普通CT是拍的“静态”影像,比如看骨折、肺炎很方便,但遇到肿瘤、血管堵塞、肝脏病灶等问题,就像“雾里看花”——分不清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也看不清血管走形。而增强CT的核心作用,就是给身体“加滤镜”: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让造影剂随着血液流遍全身。此时CT再扫描,血管、肿瘤等组织会和正常器官组织有“色差”,医生能一眼看清病灶大小、血供情况,甚至揪出普通CT漏诊的问题。
主动脉夹层:普通平扫图和增强CTA图
搞懂了增强CT的目的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增强CT的流程。增强CT流程拆解,整个过程像“去奶茶店点单”一样有章法,按步骤来完全不紧张:
1.报到核对
带家属!带家属!带家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避免白跑!(需要家属陪同至检查结束,若有特殊情况也能帮忙)
先到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第三住院楼1楼影像科的登记台预约检查时间,并领取知情同意书,护士会初步问你3个关键问题:
“对碘剂过敏吗?有肾病、甲亢、哮喘(哮喘≠慢支炎)、急性心衰吗?最近2天吃二甲双胍(降糖药)没有?”有就如实说,没有就确认签字。检查当天拿着签字的同意书到医院第三住院楼1楼影像科5号办公室找医生开造影剂的药(也就是碘剂),医生同样会重复问你以上三个关键问题,别嫌烦,这是防风险的关键,需要你再次确认一遍。
2.扎针备药
护士会在你手背或手臂扎一根留置针,扎的时候轻微疼一下,忍忍就过。这根针只用来推造影剂,检查结束后可以拔,不用一直带着。
3.上机扫描
进检查室前,先把身上所有金属物品掏干净——手机、钥匙、皮带、项链,连带金属扣的内衣都要换(建议穿宽松运动服)。躺上检查床后,技师会帮你调整姿势,比如“头往左转”“肚子别鼓”,然后告诉你:“等下会让你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10秒左右就好。”
扫描开始后,造影剂会通过留置针快速推注,这时你可能会觉得:手臂发热、嘴里发苦,甚至有点心慌——别慌!这是造影剂流过血管的正常反应,几十秒就消失。全程只要按指令憋气2-3次,扫描就结束了。扫描过程中若有任何不舒服(比如恶心、痒、呼吸困难等),马上大声说出来!检查室里有通话设备,医生能听到。
4.观察拔针
检查后在观察区静候30分钟,千万别走!因为若对造影剂过敏,可能“迟发”,如果出现皮疹、头晕、胸闷,方便医生立刻处理。30分钟后身体没有不舒服再找护士取针,用棉签按压穿刺点3-5分钟(别揉,不然会淤青)再离开,流程就全结束了。
最关键:
这6个“注意事项”,错一个可能出风险!
检查前:3件事提前做,别临时抱佛脚
l 提前4-6小时“禁食禁水”
比如早上8点检查,凌晨2点后就别吃别喝了——这是为了防止检查时呕吐或食物反流呛到气管,尤其做腹部增强CT,需清空胃肠道,才能让图像更清晰。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提前告诉医生,可能会让你喝少量水吃药,不用硬扛。
l 吃“二甲双胍”的患者,建议停药48小时
这是糖尿病患者的重点!二甲双胍和造影剂一起在体内,会加重肾脏负担,严重可能引发肾损伤。
建议:检查前48小时停服,检查后48小时复查肾功能,确认无异常后再恢复用药,在这期间降糖可联系医生换其他药。
l “过敏史、病史”别隐瞒
不管是“小时候对碘过敏起疹子”,还是“有慢性肾炎、甲亢”,哪怕是“去年得过哮喘”,都要主动和医生说。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你能不能做,别心存侥幸。
特殊人群:
孕妇:除非病情危急(如排查肿瘤、出血等),否则不建议做(CT辐射可能影响胎儿)。
哺乳期女性:国内外指南/共识表明,碘对比剂进入乳汁的含量极少,婴儿摄入胃肠道后所吸收的更是微乎其微,这个量远低于理论上婴幼儿能够接受的剂量,因此哺乳期妇女做增强CT后无需停止哺乳,可正常喂养。若仍担心微量造影剂对宝宝的影响,可选择在检查24小时后恢复哺乳,期间可用吸奶器挤出乳汁丢弃,避免乳汁淤积,同时维持泌乳量。
儿童:会严格评估是否必要,并尽量采用低剂量方案。
检查后:3件事要做好,防过敏、护肾脏
l 24小时内喝够2000ml(约4瓶矿泉水)温水
造影剂要靠尿液排出体外,多喝水能加速排出,减少肾脏负担。肾功能正常的人,就正常喝,别憋尿;肾功能不好的人,按医生要求喝,别喝太多。
l 回家后观察1-2天,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离开医院不代表万事大吉——如果回家后起皮疹、皮肤痒、胸闷、恶心或者穿刺点红肿、疼等,别拖,立即就医。
l 避免劳累
检查当天不做剧烈运动、不饮酒,保证休息。
建议收藏本文,检查前拿出来再核对一遍!
祝您检查顺利,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