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2013-05-09 00:00

一、误入动脉   
(一)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堵塞。
(二)预防及处理规范
1.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二、糖代谢紊乱
 (一)临床表现
患儿哭闹或懒散无力,拒乳,嗜睡。化验室检查血糖升高或降低。
(二)预防及处理规范
1.严格按计划输液,根据病情及时调节输液种类及输液速度。
2.对不能进食、长时间输液患儿,定期检查衡量电解质的各种指标,按需补给。注意监测电解质、血糖,并记录好患儿的24h出入量。
3.如发生低血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出现高血糖时,暂停输入葡萄糖溶液。
三、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发热,寒战,皮肤出现花纹。体温可达40~42℃,伴有呼吸加快,脉速。
(二)预防及处理规范
1.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以减少发热反应的发生。
3.合并用药时,要严格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尽量减少过多的合并用药。
 4.注意患儿的体质,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陪人,防止灰尘飞扬。
6.严把三关:用无菌、无热原,无有害颗粒液体,一定把好药物关,输液器关,操作关。
7.发热反应轻者减慢滴数,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
8.严重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
 9.仍需继续输液者,则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注射部位。
四、静脉穿刺失败
 (一)临床表现
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物有阻力,或针头斜面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出至皮下。局部疼痛及肿胀。
(二)预防及处理规范
1.注重培养自身的操作技能和耐心,以取得他们的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
2.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和具体情况选择血管。
3.穿刺的操作:应选择与静脉大小相适宜的针头。对长期输液的患儿,选择血管应从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大静脉,避免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拔针时应顺血管纵向压迫,这样才能按压住皮肤与血管上的两个穿刺点,拔针时角度不宜过大。
4.穿刺成功后应强调针尖的固定处理,另外,应请家长协助看护,对已懂事的患儿应根据小儿特点进行心理诱导,使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