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防治
2015-12-09 00:00
一、流行病学
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经携带登革热病毒的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夏秋季高发,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伊蚊是主要传染源和宿主。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可对同型登革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并可维持数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20世纪初传入我国,曾在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广泛流行,90年代以来,主要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流行,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
二、临床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从潜伏期后期到发病后1-5天患者血液有很强的传染性。人如果得了登革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并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出现皮疹、淤点、瘀斑等,部分病人还可出现齿龈、鼻腔出血等情况。如诊治不及时,可造成重症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也没有疫苗。
三、预防措施
(一)防止被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关键,故市民到户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室内装防蚊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避免在“花斑蚊”经常出没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等。
(二)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蚊媒孳生地。对室内外的积水容器要及时清理,倾倒里面的积水;家中的水生植物每星期至少要换两次水。
(三)到流行地区旅游或出差,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在发病前外出旅游的情况,以便临床医生及时作出诊断。
疟疾防治知识
一、定义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媒介按蚊传播、引起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 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
二、传播方式
当雌性媒介按蚊叮吸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繁殖形成子孢子。进入蚊子唾液腺的子孢子在蚊子再吸血时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输入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使用被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也可传播疟疾。疟原虫也可经胎盘传给胎儿,但较少见。
三、临床症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4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发作。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一次,但间日疟在发病初期常有每日发作者;恶性每日发作一次,但在间歇期患者体温不回复正常.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四、相关并发症
凡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需住院治疗的疟疾患者为重症疟疾。其中,脑型疟多见。脑型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绝大部分由恶性疟发展而成,以儿童,特别是幼儿及无免疫力的患者为多见。预后凶险,治疗不当常致死亡。常见的症状有昏迷、惊厥、去皮层僵直和呼吸加深、过度换气、换气降低常伴有眼球震颤和流涎、间歇性呼吸常伴有瞳孔对光的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以及视网膜出血、水肿、动脉搏动、静脉扩张和外周血管萎陷、乳头水肿等;大部分患者的体温达39℃-40℃,但亦有体温正常甚至偏低者,往往伴重度贫血和高原虫血症。
五、预防措施
1、防止蚊子叮咬:在疟疾流行季节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和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在发生疟疾暴发时,可采用室内杀虫剂滞留喷洒或用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蚊帐进行灭蚊。
2、预防服药:进入国内或国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人员,应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药物及用法:氯喹,每次服2片,7-10天服一次。哌喹,每次2片,每月服一次。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在传播季节也应进行预防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