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避开出生缺陷?三级预防、NIPT 、产前诊断全解析
2025-09-12 15:07预报科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导致。对于大部分严重先天性疾病来说,疾病是致死、致畸、致残的,治疗仅仅是对症的,是姑息的,甚至是无药可治的。因此,对于出生缺陷,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更有效。
什么是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在孕前通过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孕前保健、遗传咨询及携带者筛查等综合干预,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在孕期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早期识别严重的先天缺陷,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
三级预防是指在新生儿期,早期筛查、诊断和尽早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三级预防相互补充,筑起一道坚实的出生缺陷防护屏障。
如何做好三级预防?
在孕前,女性通过合理补充叶酸,可以降低无脑儿、脊柱裂等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通过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筛查,可以筛查出没有任何症状及遗传病家族史的“基因撞车”的夫妻,避免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有遗传病家族史或不良孕产史的夫妻通过遗传病因的查找和遗传咨询,可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备孕夫妻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戒烟戒酒、预防感染、谨慎用药,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等方法,可以提高精子和卵子质量,降低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发生的风险。
在孕期,孕早期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检查、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查都是十分有效的产前筛查手段。对于医生评估有羊水穿刺指征的,孕妈妈也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尽管有着一定的流产风险(大约千分之一),但这是唯一能确保胎儿染色体正常的方法。胎儿大排畸是每个孕妈妈绝对不应该错过的检查。
什么是无创产前检测(NIPT)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又称无创DNA检测,简称“NIPT”,筛查的目标疾病为21-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三大染色体疾病,这些染色体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语言与行为能力低下,并可伴有严重的致死性畸形。
NIPT检测的适用范围如下:
适用人群
1)孕12+0-22+6周自愿接受该项筛查技术,无明确禁忌症的孕妇;
2)血清学筛查显示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值介于高风险切割值与1/1000之间的孕妇;
3)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症者(如先兆流产、发热、出血倾向、慢性病原体感染活动期、孕妇Rh阴性血型等);
4)孕20+6周以上,错过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但要求评估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风险者。
慎用人群
1)受检者早、中孕期产前筛查高风险;
2)受检者预产期年龄≥35岁;
3)受检者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
4)受检者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受孕;
5)受检者有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但除外夫妇染色体异常的情形;
6)双胎妊娠;
7)医师认为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
禁用人群
1)受检者孕周<12+0周;
2)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
3)受检者接受过移植手术、干细胞治疗、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4周内接受过引入外源DNA的细胞免疫治疗等;
4)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前诊断;
5)受检者有基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
6)受检者孕期合并恶性肿瘤;
7)受检者怀有三胎及以上的多胞胎;
8)医师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不适用情形的,孕妇或其家属在充分知情同意情况下,均可选择NIPT检测。
产前诊断的核心技术与适用人群
对于筛查高风险、高龄及其他有生育出生缺陷患儿高风险的孕妇,则有必要进行相应的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的实验室方法则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
专家共识及临床医生推荐所有做羊水穿刺的准妈妈在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进行CNV-seq检测。
根据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指征,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适用人群如下: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产前筛查出来的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孕妇;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4)产前B超检查怀疑胎儿可能有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6)医师认为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其他情形。
CNV-seq适用范围如下:
1)对于有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或需求的孕妇,在其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可将CNV-seq作为一线的产前诊断方法供其选择;
2)胎儿核型分析不能确定染色体畸变的来源和构成者;
3)胎儿新发染色体结构重排且无法排除重排过程是否导致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者;
4)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平衡重排携带者;
5)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排除染色体异常,但已无法进行羊水细胞培养的中晚期孕妇;
6)流产、死胎或死产胎儿组织需明确遗传学病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