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低于多少要警惕?家庭氧疗全攻略,守护呼吸健康

2025-08-22 14:36呼吸内科

在呼吸内科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和家属焦急地询问:“护士,我的血氧有点低,要不要紧啊?”

“家里老人需要吸氧,该怎么操作才安全呢?

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血氧及氧疗那些事,助您和家人守护好呼吸健康。

一、血氧,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血氧饱和度,通常简称为血氧,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比例,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95% - 100% 之间。它就像人体健康的 “晴雨表”,能及时反映出身体是否处于缺氧状态。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5% 时,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如果血氧在90%-94% 之间,可能意味着身体存在轻度缺氧。此时,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呼吸稍促等症状,尤其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因为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而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情况就比较紧急了,属于中度至重度缺氧。这时,人体各个器官会因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闷、心慌、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一旦发现血氧低于90%,应立即就医,切不可拖延。

二、家庭氧疗,这些知识要掌握

对于一些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需要长期吸氧的患者来说,家庭氧疗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家庭氧疗并非简单地“吸吸氧”,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家庭氧疗的适用人群

并非所有血氧偏低的人都需要家庭氧疗,以下几类人群是家庭氧疗的主要适用对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医生评估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5mmHg或血氧饱和度低于88%;

肺心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仍存在缺氧情况;

其他经医生诊断需要长期吸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二)家庭氧疗设备的选择

目前,家庭常用的氧疗设备主要有制氧机和氧气瓶两种。

制氧机通过空气分离技术产生氧气,使用方便,只需接通电源即可,适合长期家庭氧疗。在选择制氧机时,要注意其氧流量和氧浓度是否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一般建议选择氧浓度稳定在90%以上的制氧机。

氧气瓶则是罐装的压缩氧气,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但需要定期更换,适合短期或外出时使用。使用氧气瓶时,要注意检查瓶体是否有泄漏,避免剧烈碰撞。

(三)家庭氧疗的正确操作

吸氧前准备:首先要清洁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吸氧设备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确保无漏气现象。

调节氧流量:氧流量的调节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切勿自行随意调整。一般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采用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 1-2L/min;而对于一些急性缺氧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吸氧时间:不同患者的吸氧时间有所不同,有的需要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有的则根据病情需要间断吸氧。具体的吸氧时间应遵循医嘱,以保证氧疗效果。

吸氧方式:常用的吸氧方式有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比较舒适,适合长期使用;面罩吸氧则能提供较高的氧浓度,适合缺氧较严重的患者。

(四)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氧:在家庭氧疗过程中,要定期使用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数值调整吸氧方案,确保氧疗效果。

保持设备清洁:每天要清洁鼻导管或面罩,定期更换过滤器,防止细菌滋生,避免引起呼吸道感染。

注意用氧安全:氧气是助燃气体,使用时要远离明火、热源,如打火机、煤气灶等,禁止在吸氧环境中吸烟。同时,要避免氧气泄漏,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观察身体反应:在吸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如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更加困难、心率加快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及时就医。

定期复诊:家庭氧疗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氧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血氧是健康的保障。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对血氧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在血氧偏低时该如何应对,以及家庭氧疗的正确方法。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相关需求,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让家庭氧疗真正成为守护呼吸健康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