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南 超声诊断成人脑膜瘤1例

2013-05-13 00:00

 

超声诊断成人脑膜瘤1例

郑南

(四川省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  610213)

患者男,54岁。因后枕部无痛性包块6月余来院。患者神志清楚,近1个月偶有轻度头晕、头痛,无呕吐、视物模糊及听力障碍。无手术、外伤史。查体:后枕部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

使用仪器为Philips-HD11XE,探头频率7.5 MHz2.5 MHz。超声所见:高频探头显示后枕部皮下一大小约40 mmX27 mmX42 mm的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包膜完整光滑,其后方颅骨缺失,残端颅骨表面欠光滑。缺失颅骨上下径32 mm,左右径27 mm(图1)。CDFI显示团块内血流信号丰富,PW测及低速、中阻动脉血流频谱,RI0.72(图2)。低频探头探查显示肿块与脑组织未见明显相连,其后方紧邻矢状窦,脑组织及矢状窦轻微挤压。超声提示:后枕部实性占位(来源于颅内,脑膜瘤可能大)。病理结果:脑膜皮型(内皮型)脑膜瘤。

讨论 颅脑超声主要应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他们颅骨薄,声衰减较弱、且囟门存在,可以较好的检测颅内结构。本病例由于颅骨部分缺如,形成了良好的透声窗,并采用了高、低频探头相结合的扫查方法,基本明确了肿块与颅骨及颅内结构的关系,故诊断较为明确。

高、低频超声探头相结合的扫查方法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病灶及其毗邻组织的关系,不仅可以避免高频超声对远场病灶的漏诊,也可以弥补低频超声对近场病灶分辨率的不足,可以有效的提高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备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3月第28卷第3期。

 


 

箭头指向断端颅骨,肿块(M)后方为脑组织          肿块(M)血流丰富,箭头所指为矢状窦

1  肿块(M)伴颅骨缺如声像图                      2  肿块(M)彩色血流显像图